韩喜球: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
参加此次峰会,将与大家分享哪些科学和发展的观点?
这次青年女科学家论坛将关注两个议题,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。我将在地球环境方面作个大会主旨报告,题目是探索海洋、保护海洋、共建宜居可持续的地球家园。
21世纪,人类社会面临三大困境,一个就是人口越来越多,第二个是资源越来越短缺,第三个是环境越来越恶化。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?就是探索海洋,把这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利用起来。
海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,结合我自己的深海科考经历,想跟大家分享我亲自观察到的深海现象。深海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从中可以提炼出对高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金属。比如制造一部手机,需要用到的元素有三四十种,有一些元素属于稀有金属,如果没有它们像“工业味精”一样运用到材料中,整个手机性能就达不到要求。
但在开发过程中,不可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损伤,所以开发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研究,要有保护措施,在开发中做好保护变得十分重要。
您曾多次奔赴深海大洋科考,遇到过哪些困难?又是如何克服的?
首先是恶劣海况带来的困难。海洋状况有时候变幻莫测,今天天气晴朗,明天可能大风大浪。在一个目标海域调查作业,有时候逃无可逃,只能跟狂风怒涛作搏斗。
其次是仪器装备的挑战,仪器装备突然失灵或者因为海况太恶劣撞坏了。在调查几千米深的海底的时候,经常需要科考船用万米的电缆拖着设备进行近海底探测,由于海底地形非常复杂,就像陆地上的崇山峻岭一样,有时候避之不及设备就会发生碰撞,甚至曾被悬崖卡住发生断缆事故,所以作海洋调查是高风险的事情。
还有人跟人之间要多方协调,因为参航人员角色不同,职责也不同,各有自己的风险系数。大家如何能够拧成一股绳,既确保人员和装备安全,又在规定的时间内齐心协力地完成调查任务,实现调查目标,这也需要智慧。
对致力于科研的青年人才有什么建议?
首先你必须努力工作,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,都要把当下的事情、手头的事情、分内的事情做好,做到完美,做到极致。然后就是坚持,遇到困难可能再坚持一下就好了,不要轻言放弃,这非常重要。
我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,比如在海上,遇到困难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坚持,如果退缩就会带来很大的各种损失,而且很多损失是无法弥补的,因为下一次再回到同一片海域调查观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,时过境迁了。